应届生就业报告:多数企业起薪与去年持平 AI行业岗位需求攀升

分享到:

应届生就业报告:多数企业起薪与去年持平 AI行业岗位需求攀升

2024-09-19 02:23: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报道:融合了国内人力资源行业及就业市场的供需情况等最新数据和调研成果形成的《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蓝皮书》日前由中智股份发布。该报告指出,今年应届生就业情况总体呈现多元趋势,局部市场就业压力仍存,而产业融合、科技渗透也孕育出更多需求和新机。

沪上高校学生今年参加企业集中校招活动(资料照片)

数据显示,与往届“校招”相比,多数企业24届计划校招人数较上年度持平或增加,仅约8%的企业今年计划减少校招人数。从企业需求端看,商务服务、建工、新能源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依旧是校招需求量最大的产业,其中多数校招职位都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高质量的岗位。相较2023年,大量企业今年上调了针对技术研发类岗位尤其是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需求,这在所有岗位新增需求中排名第一,其次是销售、市场、工程技术工艺类岗位。

央企国企求职竞争激烈。据相关招聘平台数据,今年度央国企招聘人数占比37.9%(较上年度增长4.1%),超六成毕业生向央国企投递了简历,求职竞争激烈。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校招人数占比超过53%,而投递简历毕业生数仅占18%,部分民营、小微企业“引才难”现象明显。

学历要求上,68%的校招需求集中在本科学历上,21.5%的需求将研究生学历作为招聘门槛,可见目前就业市场上企业校招仍以本科生需求为主。

目前哪个行业薪水最高?据该报告,高科技/互联网、金融、医药健康、能源化工、汽车等行业的应届生起薪居前列。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电子技术/半导体、计算机软件、新媒体、通讯技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集聚产业起薪相对更具有优势,如人工智能产业有43%的应届生岗位起薪在3万以上。

整体而言,65%的企业2024届应届生起薪标准与去年持平,另外三成多企业起薪上涨。目前多数企业按学历区分起薪标准,其次是按毕业院校、职位类型区分,三成企业会按个人能力/面试表现区分起薪。

从人才供给端看,相关数据反映出,毕业生留省内就业已成主流,“本地留存率”再创新高。24届重点高校毕业生的本地留存率(学校所在省/直辖市内就业)预计在40-50%之间,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预计超过60%。而相较于重点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本地留存率则更高,多数省份预计达到60-70%。

同时,一线、新一线城市就业偏好明显。“北上江浙广”依旧是24届高校毕业生异地就业的普遍选择。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需求人数占比23%、投递简历人数占比35.5%;十五个新一线城市需求人数占比22.7%、投递简历人数占比33.7%。毕业生普遍倾向一线、新一线城市,也凸显出人才地域配置、流动方向上仍有不均衡现象。

招聘时企业最关注应届生何种能力?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雇主最关注应届生所学专业(85%)、学历(68%)及毕业院校(64%),其次是职业规划及实习实践经历;少数雇主关注应届生获奖情况及社团经历。企业在校招时也关注候选人的软能力,如沟通表达能力(87%)、逻辑思维能力(79%)、专业能力(79%),其次是意识意愿上的表现,如责任意识(70%)、团队意识(62%)、文化认同(62%)、情绪控制(50%)。

该报告建议,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未来也需要重点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社会实践经验,增强核心就业竞争力。一方面,青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优势,快速掌握数字经济时代所紧缺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进而建立起自身就业优势。另一方面,青年人更易成长为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服务于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此外应加强职业规划与自我管理,前置就业计划,提前积累社会实习实践,从实践经历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

【编辑:叶攀】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国内新闻精选:

换一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