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施政报告承上启下 因地制宜推动创科发展

分享到:

综述:施政报告承上启下 因地制宜推动创科发展

2024-10-17 20:5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香港10月17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公布新一份施政报告,一如既往对创科发展及汇聚人才着墨颇多,凸显出政策的延续性及强化之余,更强调因地制宜。这无疑令创科等业界感到振奋,他们在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达出对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

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当天下午,李家超会见传媒,就施政报告提出的各项最新政策回应传媒提问。 a target='_blank' href='/'/a记者 李志华 摄 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当天下午,李家超会见传媒,就施政报告提出的各项最新政策回应传媒提问。 记者 李志华 摄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新质企业家联合会创始人兼秘书长、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尚海龙为新一份施政报告归纳出的第一个特征,这在创科及人才政策方面尤其明显,延续了早前政策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如推进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优化“创科创投基金”、更新“人才清单”等。

  细看这份施政报告,不难发现,除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章节集中阐述创科政策外,涉及创科元素的政策亦广泛涵盖航运、医疗、建筑等不同范畴。在立法会(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看来,这体现出特区政府正带领各行各业锐意改革,以科技赋能,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

  最令邱达根欣喜的,是见到施政报告对以往创科政策的缺口进行了适时弥补,这也是此份施政报告的第二个特征。“过去几年,特区政府在抢企业、抢人才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投资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多。”显然,特区政府已听见业界声音,并欣然采纳,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加大创科产业投资。

  当中,最重磅的措施要数设立100亿元(港币,下同)“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母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包括生命健康科技、半导体与智能设备、先进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统性建设创科产业生态圈。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校长叶玉如相信,这一举措可助香港打造更具活力的创科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较少被提及的航天科技研发,亦出现在此次施政报告中。特区政府将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成立一所研究中心,参与嫦娥八号任务,为国家的航天发展作出贡献。这一中心正是由港科大学者所领导。叶玉如透露,中心将开展太空机器人与能源研发项目,充分展现港科大于力学、热学、机器人、传感器、微型仪器以及热控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实力。

  香港科技协会会长林至颖从中看到特区政府对创科产业链的整体布局,既呼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又依托本地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以政策引导投资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这也紧扣行政长官所强调“改革要因地制宜”的宗旨。

  这与尚海龙的看法不谋而合,尚海龙将其归纳为施政报告的第三个特征——“教育、人才、创科三位一体”。他认为,从特区政府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并由政务司司长任主席负责统筹,已足见特区政府对育才、汇才以推动创科发展的重视,更不用说透过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等措施,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尚海龙相信,育才、汇才双管齐下,将为香港创科发展提供长久的核心动力。

  “要发展创科,必须要长时间、持续的投入。”邱达根很高兴透过新一份施政报告看到了特区政府在此深耕的决心和努力。他相信,在这些连续性的政策支持、本地大学强有力的科研支撑、人才荟萃的助力下,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前景光明。(完)

【编辑:叶攀】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国内新闻精选:

换一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