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体育+”模式 助“燃”全民健身“热”

分享到:

山东探索“体育+”模式 助“燃”全民健身“热”

2024-10-18 00:22: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济南10月17日电 (记者 沙见龙)随着发令枪响,“高粱红了”高密马拉松比赛近日在潍坊高密市开跑。沿着波光粼粼的胶河,穿过金秋如画的红高粱小镇,7000名跑友在享受跑步带来快乐的同时,感受着莫言家乡风情以及红高粱文化。

  近年来,高密市聚焦职工民众及新市民需求特点,积极探索以体育为载体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引领民众热爱健身、参与运动,全民健身热潮进一步升温。

图为“高粱红了”高密马拉松比赛现场。张涛 摄

  “现在跳健身操已经成习惯了,只要不下雨,每天早晚都出来活动一下。”高密市民王娟是一名健身操爱好者,在该市文体公园,她同身着统一运动服装的健身操爱好者一样,伴着节奏明快的音乐跳健身操。

  据了解,高密市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体育活动引领作用,常年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探索体育与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今年以来,该市先后承办山东省青少年射箭大赛等省市级赛事,举办“村BA”联赛、趣味性运动会等各类活动超150余场次,累计带动消费2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

  潍坊高密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展丽丽表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公共服务配套的不断完善。该市科学布局、统筹城乡,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目前,除市内大型体育场地外,高密市现有各种球类场地近千个,市区黄金地段的35处街头公园、10处口袋公园以及村居社区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并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

  近日,在济宁邹城市国际会展中心,一场全民参与的乒乓球比赛拉开帷幕,共吸引27支队伍120余名运动员参赛。选手们既有青春活力的少年,也有激情澎湃的青年,更有精神矍铄的老年人,精湛的球技让人目不暇接。

  邹城市教体局副局长李冰表示,该市通过组织全民参与的各类体育赛事,让民众参与其中,感受竞技体育的氛围与魅力,进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运动健身中。下一步,该市将定期举办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涵盖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气排球等大众喜爱的项目,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今年以来,邹城市成功举办300余场各类体育赛事,尤其是承办的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山东泰山金钢山队主场比赛,吸引了周边超过10万余名民众参与。

图为五人制篮球赛比赛现场。鲁颖 摄

  各球员身姿矫健、步履如飞,干拔跳投、突破上篮、抢断传球等一系列动作流畅娴熟。近日,一场由中铁四局七分公司举办的第八届“泰山杯”职工篮球联赛在济南上演,共吸引来自公司所属27个项目和单位的115名企业职工组建12支代表队参赛。

  本次比赛为五人制篮球赛,共分为小组循环赛、淘汰赛、半决赛和决赛四个阶段20场比赛。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公司特邀了专业裁判执裁,让全体参赛选手充分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营造团结、公平、竞争的竞技氛围。

  近年来,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体育生活,该公司工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多种文体活动形式,拓宽职工参与渠道,丰富职工文体生活,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共同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美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图为临沭县全民健身体育夜市一角。禚从杰 摄

  日前,在临沂临沭县蛟龙镇举行的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吸引了全镇100多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现场,跳绳、托球跑、自行车慢骑、踢毽子、定点投篮、抢椅子等项目目不暇接。

  据临沭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县体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鹏介绍,该县有县级协会18个、俱乐部29个,乡镇级协会27个、俱乐部37个,村(社区)体育总会236个。各部门、协会面向大众和基层,发挥各自特色,全年举办的县级赛事活动达40项。

  赛事的举办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临沭县通过承办全国、全省重大赛事,有效拉动了零售、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带动了民众增收,提高了县域知名度。去年以来,该县承办重大赛事22项,直接或间接带来经济收益达4200余万元。

  近年来,德州庆云县坚持“1512”发展思路,落实推动建设特色体育名城各项举措。连续6年承办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先后承办京津冀鲁游泳赛、传统武术比赛和山东省冰壶比赛等各类赛事。组织举办全县自行车、马拉松和职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等百余项体育赛事。

  庆云县深化“体育+”发展模式,以赛为媒,推进“赛事+节庆”“赛事+文旅”“赛事+演出”等多种融合发展新业态,持续提升赛事品牌价值。此外,该县持续推动基层体育场馆场地建设,新建各类运动场地40余处,推动打造“15分钟健身圈”;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现已培育体育研发、生产、销售等企业170余家,百亿级体育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完)

【编辑:叶攀】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国内新闻精选:

换一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