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 刘向东:崇明芦穄

分享到:

晨读 | 刘向东:崇明芦穄

2024-09-18 16:2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白露前后,芦穄穗红,就好吃芦穄了。

芦穄,学名芦粟,与高粱同属禾本科,也称甜芦粟或甜高粱。其相貌与我北方老家山区的红高粱大致相同,只是老家的高粱长相粗壮高挑,成熟时的穗子是粮食,秸秆不甜,当作柴火;而芦穄细长秀气,秸秆里甜汁丰沛,爽口解渴。尤其是江南农村,刚从田里斩下的芦穄,剥去绿色的秸秆外皮,青翠的秆瓤鲜嫩水润,细嚼慢咂,满口甜汁,清爽无比。

第一次吃芦穄是1986年秋某日去崇明牛棚港执行任务。一早我们从吴淞码头坐船,午后到达目的地时,见三三两两的当地农人拎着截成两尺左右长短、捆扎整齐的像我老家“高粱秆”的植物,悠长地叫唤着“芦穄——芦穄”。旁边也有人拿着青翠翠水灵灵的“高粱秆”津津有味地嚼咂着。我越看越好奇,便请教接应我们的当地同志:“这‘高粱秆’好吃吗?”她嫣然一笑说:“我们不叫高粱,叫芦穄,算是崇明的特产吧,味道可甜了!”说着就转身去买来一捆。我照她的样子,咬开一头撇下青皮,嚼着秆瓤,果然是汁液充足,松脆清甜,比吃过的广东甘蔗更有风味。次日我们返回时,当地的同志还送了两捆芦穄。拿到科里,同事们个个欢喜。

不久,有了联系的战友小黄诚心邀请我去他的家乡崇明岛小住两日。下了船,他骑自行车接我。乡间的机耕路十分颠簸,坐在自行车后座如同骑马。但一片片金黄的稻子和一丛丛高昂的芦穄令我兴奋不已。战友的家东边是清静的河道,西边是起伏的稻田。河边一长溜亭亭玉立的芦穄微微摆动着沉甸甸的紫红色穗子,仿佛是欢迎我的到来。战友好像知晓我心思,一进家门就拿上砍刀去斩了十几棵芦穄横放到门前场地,再一一扯下条状叶子,去头斩根,边截下秸秆,边递给我说:“这时的芦穄最甜。”我接连吃了好几节,吐出的碎渣落在地上很快引来了一群蚂蚁。他看我吃得酣畅,又欣然说:“这东西通气解渴清火健脾,吃不坏肚子。而且极易生长,春天下了苗就不用再管它,岛上的人家都种植。”难怪所见人家的房前房后、田边沟沿都有一片片一行行旗帜般摇曳的芦穄。自此以后,每到芦穄成熟时,战友要么请我去崇明乡下,要么送来一大捆,好让我过足瘾。

有年秋天,我回北方老家,特意从山坡高粱地里选了两棵秸秆匀称的高粱,想尝尝有无芦穄的味道。结果,青白色的秆瓤粗糙如柴,寡淡无味。那一刻,我猛然想起甜美的崇明芦穄,同时也充分明白了“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自然之理。(刘向东)

【编辑:叶攀】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